與這本書的相遇是某次在 Costco 瞎逛,隨手拿起來翻了幾頁,卻改變了我的人生觀。
戒菸的人
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例子是,書中提到,習慣的演成,在於你怎麼定義三個核心觀念,這三個核心便是:
- 目標:戒菸
- 過程:花費減半
- 角色定位:戒菸的人
以戒菸為例,我的目標是戒菸,所以我制定了一個戒菸的過程,比方說每個禮拜花費在買菸的錢減少一半,那麼有一天,我會達到戒菸的目的,而我的角色定位,是「戒菸的人」。
若某天,在某個應酬的場合,朋友遞上了菸。
「我在戒菸。」我說。
「哎呀!三八!明天再戒,難得聚在一起。」
「好吧!就一根。」我說。
那麼我便在這個戒菸的過程,因為壞的習慣而達成不了目標,因為在定義自己的角色定位是,「戒菸的人」,暗示了自己,還是在抽菸。
但若今天我將三個核心翻轉,我先定義自己的角色定位,再設定過程,最後自然而然的達成目標,那麼心境上便完全不一樣了。
- 角色定位:不抽菸的人
- 過程:我不碰菸
- 目標:戒菸
同樣地,在同樣的應酬場合,朋友遞上了菸。
「我不抽菸。」我說。 我說這樣的答案,應該很難有人會硬把菸塞到你手裡。
生病的人
自從大一下學期,被診斷出慢性腎炎,我便為自己貼上了「生病的人」的標籤,從此之後,我便開始把體力變差怪罪於生病的緣故,故開始怠惰於運動,而因為不運動,導致體力愈來愈差,惡性循環。直至今日,出社會四年,我幾乎沒有再碰過籃球,儘管我一直視籃球是我最喜愛的運動,甚至在大學前兩年,我都還很積極的參與系隊,且當了系隊的副隊長。但是因為一個念頭的差異,便會對一個人的生活產生重大的轉變。
「生病的人」這個標籤,對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,是全面的影響,甚至造成我個性上的歧變,從活潑外向變成陰陰鬱自卑,對很多事情都沒有信心,我害怕被異樣看待,所以把「秘密」封鎖起來,同時也把自己關起來,最終,心理的不健康與對疾病的抗拒,轉化成表象 – 我從外觀上看起來就變成一個生病的人。
直到我開始接受、認識它,我才感受到明顯的變化。我的確是生病的人,但它並不影響我是個什麼樣的人,的確生活會產生有些不便,但是人生要過得怎麼樣,還是由自己決定的。我只是一個需要比較多時間充電,當我充滿了電,其實就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吧。
獨特的人
出社會第 4 年,我從半導體研發工程師轉職成軟體開發工程師。起初是因為我需要常常回診的緣故,我需要準時上下班,而繁忙的工作,可能會因為我的時間限制而拖延,所以我開始在放個的時間,研究怎麼將手上的工作自動化,加上小時候寫過遊戲外掛的經驗,很快的就對程式語言上手。我開始著手於自動將數據自動的變成報表、圖像,更甚至自動輸出成報告,在這過程中我開始感受到寫程式的美好,因為寫程式可以讓我突破時間的限制,讓我可以快速的統整數據,使我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其它的研究上。同時我也開始著迷於演算法,怎麼在快速的自動化中,再偷取更多時間,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。我從小工具開始,到著手一個人進行專案的開發,到現在,著手一個團隊進行的專案,我想我已經可以稱作一個軟體開發工程師。
對社會而言,若相入為主的看待一個人是「生病的人」,往往會認為他沒有作為,需要被可憐。
在同樣的環境中,就算有著同樣的能力,也常常因為標籤而被眨視。但是我必須要撕掉標籤,致力於發展自己的獨特性,在生活也好、工作也好,在人生中當自己的主人。在同樣的環境中,我有著獨特的能力,那麼我的標籤就會被換掉。我不是生病的人,我是獨特的人。